对话青岛国轩电池汪卫东:以工匠精神 著卓越品质 为青岛发展贡献国轩力量《大咖视界》是青岛新闻网汽车重磅推出的品牌栏目,栏目聚集业内大咖,嘉宾涵盖汽车行业知名企业家、主机厂及经销商负责人、汽车研究院、机械工程大学教授等一批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参与者、思考者,共同探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管理心得、技术前瞻、职场及人生感悟。
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和储能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锂电池业务高速发展。对于锂电龙头国轩高科来说,2023年公司储能业务交付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良好收益;供应链布局初现端倪,原材料成本价格进一步下降,海外业务初显成效,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高。
秉持着“让绿色能源服务人类”的使命和“成为能源存储科学的领导者”的愿景,国轩高科在逐步完善全产业链布局的同时,加快推动全球化战略落地。青岛国轩电池作为国轩高科规划建设的十大生产基地之一,不断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发面发挥着重要力量。
近日,青岛新闻网对话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卫东,听他为我们讲述青岛国轩电池的创新与发展。
记者:青岛国轩电池自2016年11月投产以来,已迅速发展为莱西乃至青岛的行业龙头企业。您能简单介绍下青岛国轩电池的基本情况吗?
汪卫东:从技术来讲,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技术型的公司,在中国合肥、中国上海、美国硅谷、美国克利夫兰、德国哥廷根、日本筑波、印度浦那、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地建立了全球八大研发中心,研发团队将近7000人,博士180多人,自主研发的知识专利产品将近7000项,主导或者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有60项,拥有十几所大型研究院和6个研究基地组的庞大的研发团队;从产能来讲,国轩高科在国内拥有12大生产制造基地,海外拥有8大生产制造基地,员工两万多人;从客户结构来讲,国轩高科面向的乘用车市场包括大众汽车、长安汽车、安徽江淮汽车、广汽、北汽新能源、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以及以零跑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从储能市场来看,我们与国家电网、中国铁塔等企业达成了储能领域合作,包括与华为共建5G基站、与中兴通讯合作出口移动电源,储能产品与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美国、日本等全球重要储能市场。
基于公司300GWh战略的布局,青岛国轩电池落户美丽的青岛莱西,占地约300亩,产能3GWh,目前员工649人。前几年,青岛国轩电池通过当年开工、当年产线落地、当年交付,实现了年度配送和配套。随着形势的发展,青岛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和技术改造,打造“物美价廉”的产品,近三年,每年年均产值实现翻番。
汪卫东:“物美价廉”第一体现在原材料上,材料创新占50%以上。一方面是依托总部前瞻性、基础性的研发,另一方面要把总部的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为我们可实施的落地产线和产能规划。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和青岛本地的一些材料供应商合作,比方说洛唯电子,这是一个从人造石墨到天然石墨的引进,从本地碳纳米管粉体材料的导入引进来改变材料的性能,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从而做到从材料端降低成本。
第二,从设备供转保障方面,我们每年都要做技术改造升级,每一道工序、每一台设备、每一个操作的标准更加细化,更加具体化,形成顶层行业新的作业标准化和简单化,越简单越高效,成本越低。比如说为了消耗的台账,我们建立了每一道工序的合格率考察,能耗的标准、人效的标准都是细化考核的标准,从而带动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形成一种生产有序、高效率的状态,以工匠精神,著卓越品质。
汪卫东:首先,我们很感谢青岛各方面的支持。国轩电池落户青岛之后,我们发自内心感受到青岛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对落户企业的呵护,真正做到了无事不扰、有呼必应,这种营商环境比什么都好;其次,我们也感受到青岛本地人工素质比较高,国轩高科员工基本都来自于本地,我们常说,打造胶东铁军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基础,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也是让我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除了给乘用车做配套,还要继续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储能市场未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如何把光伏风发电通过我们的电池储能,来拓展我们的应用场景,增加我们的产值,由此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我们汽车行业应有的贡献,这都是我们考虑的问题。
另外,我们还要思考的是研究院的投入。目前,我们正在筹备全国CNAS检测实验室和青岛研究院。近年来,我们一直和地方的院校企强强联合、揭榜挂帅,承担着国家级的省科技厅、工信厅和青岛市重大项目的研发、落地和产业化,这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担当。
记者: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的通知》,青岛市已入选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对此您有什么看法与建议?
汪卫东:从产业基础来看,青岛市已有一汽解放、北汽制造、上汽通用五菱等电动物流车主机厂,新能源核心企业有青岛国轩、天津力神等锂电池企业,以及联合新能源为代表的换电站及换电体系,产业链与产业生态完整,具备大规模城配物流车快速电动化替代的条件和能力。
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通过整合资源,发展产业,将会盘活构建青岛本地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链生态,激活产能要素,实现产值倍增计划。
汪卫东:国轩电池自落户青岛莱西以来,通过与各大主机厂的合作,我们也清晰地看到,未来青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地就在莱西。
首先,我们将继续深耕本地市场,通过人才创新、技术创新、设备的技术改造创新,来做出更好、更符合新的应用场景的产品,通过带动本地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来增加我们的产值,为本地GDP的提高做出我们的贡献;其次,我们将通过扩大就业,以及扩大就业人员素养的培训,从而服务于员工的家庭,让广大员工共同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最后,我们更要做好自己,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关心帮助支持我们的政府各部门、各界领导、各界朋友,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青岛国轩电池始终怀揣感恩之心,感谢地方政府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呵护,感谢员工爱岗敬业的精气神。接下来,我们也将更有信心扎根大美姜山、深耕细作,选择合适的机会,通过本地的配套产能提升,不断扩大规模,为莱西乃至青岛发展做出国轩的贡献。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记者刘飞跃报道本报济南讯1月30日,济南市召开2024年春运期间出行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春运工作自1月26日开始...[详细]
□记者王健实习生魏浩南报道本报济南讯近日,记者从济南高新区管委会获悉,2023年,济南高新区锚定“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目标,围绕全...[详细]
□通讯员董美华报道本报济南讯国家老年大学日前下发《关于设立国家老年大学山东分部的通知》,正式批复山东开放大学成立国家老年大学山东分...[详细]
□记者王鹤颖报道本报济南讯1月30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我省将布局打造一批质量强链重大项目、...[详细]
□记者王健实习生魏浩南报道本报济南讯装配、磨合、调试……1月26日下午,济南森峰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我们的主要...[详细]
近年来,东营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发展“含金量”与“含绿量”的同步提升,努力在绿色低碳...[详细]
□记者胡羽报道本报济南讯1月24日下午,由青岛银行和济南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焕启新程·探见未来—2024济南高新区&青岛银行科技企业家...[详细]
□记者白晓常青通讯员姜方梅报道本报青岛1月31日讯今天,山东中欧班列BX1K铁路冷藏专用车组测试列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发出,这是山东...[详细]
□本报记者段婷婷申红近日,济南市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出炉 GDP为12757.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工业较快增长,...[详细]
□本报记者王新蕾近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擘画了“金融强国”建设的发展蓝图,在支持实体经济优化金融服务方面,提出要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详细]
□记者王新蕾报道本报威海讯1月26日PP电子官网,“山东信托·威海市慈善总会·燕喜堂壹分基金慈善信托”签约仪式在威海市举行。本单慈善信托是山东首...[详细]
□通讯员菅娉娉孟祥沙记者王原报道本报北京电1月15日,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济南职业学院获评“优秀学校奖”。据介...[详细]
□本报记者王健1月29日,记者从“泉”在济南过大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进一步催热济南冬季文旅市场,更好满足群众春节假日文旅商体消费...[详细]
十二届省纪委三次全会举行 坚持党的自我永远在路上 坚决打赢反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林武讲话 周乃翔葛慧君出席
Copyright © 2020-2025 PP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粤ICP备20008751号-1 Xml网站地图 HTML地图 txt地图